10月10日,走进绵阳瑞丰中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绵阳市涪城区玉皇镇鲜家坝村的基地,只见一头头黑猪体型硕大、膘肥体胖,一粒粒良种无污染有机大米也早已收进了谷仓……这里,处处都是丰收的气息。
多年来,该公司总经理谢文伟带领公司以保护耕地和环境为前提,以有机绿色循环种养为核心,做优做精有机绿色粮油以及有机养殖特色主导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日前举行的四川省“稻香杯”暨农业丰收奖颁奖仪式上,谢文伟获四川省农业丰收奖先进个人。
创新模式
破解产业融合发展难题
谢文伟与有机农业打了十几年交道,在他看来,要想成功实现农业绿色产业化升级,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走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
为此,瑞丰中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保持鲜家坝村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对当地人居环境、民俗民风、农业生产等进行提质增效。通过政策引导,创建了四川省省级田园综合体示范点,对农房进行改造。同时,建成能存栏2000头的有机生猪生态牧场、200亩有机大米种植基地、1000亩绿色粮油基地,以及民宿文化中心、"猪罗纪公园"等融合的多功能、创新型、环保型的可持续循环农业产业园区,以此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科技赋能
助力种养殖模式迭代升级
公司农业产业园区坚持用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方式,解决猪的尿粪问题。所谓微生物发酵床,即通过玉米、水稻等桔杆和微生物菌种混合,猪的所有尿粪通过微生物方式直接处理,可做到零排污、零污染,转化的有机肥合理适度发展种植业,强调生态的协调性、资源利用的有效性、营养供应的充分性。
“在这个控制室内,不仅可以通过大屏幕清晰地看到生猪养殖的状态,还可以随时对室内温度、湿度进行调节,甚至喂饲料也是一键操作。”记者在瑞丰中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基地的总控室内看到,数块电子大屏幕将养殖区域无死角展现,整个养殖基地就如同一座透明的玻璃房。
现场操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目前,养殖基地内的生猪数量超过了上千头,但仍然能够实现精细化饲养,这得益于科技化的养殖系统。“通过一套完整的电脑控制系统,这些生猪的吃喝拉撒睡,我们都能进行傻瓜式操作管理。同时,还能对它们进行差异化健康跟踪管理,让养殖基地实时保持最佳状态,同时也保证了生猪养殖的质量。”
勇挑重担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一系列的努力,带来硕果累累。谢文伟带领团队在鲜家坝村开展了“1+1”母猪代养的试点,引导代养户开展微生物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带动全村乃至全镇开展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合资成立了绵阳瑞丰牧歌田园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以瑞丰竹庐民宿接待中心为核心,融合了阿贵家庭农场、乐途研学园、瑞丰田园摄影、享月蔬菜特供基地等多元化模块,让鲜家坝村这个涪城区的边陲村庄一度成为市民近郊休闲的网红打卡地,每年接待游客4万人次。
同时,带领农户创建千亩绿色粮油基地,申请注册“鲜家坝”商标,获得绿色食品大米证书,并创建了涪城区首个农夫市集活动,让当地的老百姓足不出户销售自产的农副产品。组织成立北川羌族自治县瑞贯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都贯乡瓦壶沟村开展农户生猪代养,截至2022年6月,带领农户创收87万元。2021年带领公司在杨家镇新堰村建设了“奥巴黑”繁育基地,并与新堰村集体组织协商制定了村集体生猪代养模式,计划于2022年12月开始实施。
(绵报融媒记者 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