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展厅

游仙区小枧镇遇仙村:柑橘挂满枝 映红致富路

发布日期:2022-11-02来源: 绵阳日报阅读次数:字体:[  ]背景颜色:

□绵报融媒记者 刘晓东

10月31日,绵阳日报社党员记者走进游仙区小枧镇遇仙村,车辆行驶在崭新平整的丘陵山区村道上,一路山常绿、果满枝,所见之处皆是新风貌。

站在遇仙村的观景平台上,记者放眼望去,满山坡的柑橘林一望无际,累累果实挂满枝头。据遇仙村党总支副书记杨伟介绍,遇仙村利用大林湾荒山集中连片栽种柑橘,打造柑橘种植基地,如今柑橘种植面积已达3000余亩。

在农户张云举的柑橘园里,成片的“爱媛”挂满枝头,大部分已经成熟,有市民在此观光采摘。“现场采摘是16元一公斤。”张云举的父亲张青会告诉记者,这里的柑橘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已卖了七八千元。

“这一户大面积种植的主要是爱媛、耙耙柑2个品种。”在该柑橘园,杨伟一路给记者介绍,一棵树挂果大概在20多斤,30亩柑橘园一年收入10多万元。

“销售完全不成问题,主要采取现场采摘、集中销售、线上销售几种模式。“据杨伟介绍,遇仙村重点发展特色柑橘种植,率先成立玉青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合作社实行“六统一”经营管理模式,即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打造、统一销售、统一管理。

对于如何解决山地果林灌溉设施和水源的问题,在该柑橘园里也能找到答案,只见几根长长的管道身处其中,分布开来,与田间沟渠畅通。“我们修建了5处提灌站及蓄水池、沟渠等配套设施,专门用于自动灌溉果园。”杨伟说。

据了解,遇仙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控股与社会公司合资,建成冷链物流中心,形成了“生产-储存-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吸引400多名返乡农民工参与柑橘种植。2021年,3000余亩柑橘初挂果实现产值910万元,盛果期实现2700万元产值,遇仙村入社群众人均收入增收达6000元。

此外,遇仙村结合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对全村农房进行统一风格打造,不断提升村容村貌。并保护好大林湾山脉错落有致、环抱相连的“聚宝盆”原始形态,以农旅融合进一步带动周边地区百姓增收。

“之前举办的采摘节、果王大赛等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与。”杨伟说,这些活动还将继续举办下去,让遇仙村成为广大市民体验乡村乐趣的理想地。